VC/PE可以发债募资了

VC/PE可以发债募资了
2025年05月07日 18:17 投资界微博

募资市场迎来新一幕。

今日(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将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随后,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

具有丰富投资经验、出色管理业绩、优秀管理团队的股权投资机构,可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募集资金用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设立、扩募等。

这被业内视为创投机构募资的新路径。

毅达资本董事长应文禄认为这是创投行业回暖的一则信号,“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充分用好债券融资方式,对于真正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助力科技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募资破冰?科创债来了

“科创债”,一级市场翘首已久。

当中公告提到两大部分十二条内容,即丰富科技创新债券产品体系,加快构建多层次债券市场;完善科技创新债券配套支持机制,为科技创新债券融资提供便利。随后深圳证券交易所迅速响应,发布了进一步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项通知——明确指出进一步拓宽发行主体和募集资金使用范围

(一)新增支持金融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在继续支持科技创新类、科创升级类、科创投资类和科创孵化类发行人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的基础上,新增支持商业银行、证券公司、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发挥投融资服务专业优势,依法运用募集资金通过贷款,股权、债券、基金投资,资本中介服务等多种途径,专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业务。

(二)新增支持股权投资机构募集资金用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支持具有丰富投资经验、出色管理业绩、优秀管理团队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募集资金用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设立、扩募等。

这也为长期深陷“募资难”的一级市场开启一个新窗口。

“从技术层面来看,创设科技创新债券是将债权资本导入科技创新领域的一种创新途径,在全球金融创新领域都具有借鉴价值。”东方富海董事长、创始合伙人陈玮向投资界表示。

陈玮认为,此举既是落实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关键实践,也是响应“创投国十七条”关于“支持创投机构发行债券及债务融资工具”指示精神的切实举措,对推动创投机构拓宽资金来源,采取创新方式灵活运用债券资金做大做强,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毅达资本董事长应文禄则补充说,民营创投企业受其规模限制,往往在基金中出资份额较低。如果能够有效发挥债券市场的融资作用,提高自有资金出资比例,不超过20%的出资,不仅能大幅提升LP的信心,更能快速组建新基金,对支持民营创投机构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应文禄表示,创投机构的背后是千千万万的创新创业企业。对创投机构的支持,本质正是对科创企业的支持。

头部机构开始了

此次此刻,募资之困历历在目。

正如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VC/PE募资新募集基金数量和规模分别为3981只、1.44万亿元,同比下滑43.0%、20.8%,且募资规模相较于2021年创投行业募资规模2.2万亿元足足下降了约35%。

如何缓解募资难,几乎摆在了所有投资机构面前。正如此次“创设科技创新债券”方向,已有头部机构开启探索。

4月15日,上海国投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金额50亿元,期限15年,利率2.1%。据悉,本期债券是全国首单用于三大先导产业科技创新债券、全国首单助力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科技创新债券,所募集资金将全部投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上海三大先导产业领域。

几乎同一时间,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披露称,将发行总额不超过25亿元的公司债券,拟用于基金出资、对子公司增资、偿还有息债务、补充营运资金等方面。

另外,南京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了5亿元、期限5年、票面利率2.10%的科技创新公司债券,资金将主要用于投资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领域。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广州金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无锡产业集团、浙江产兴股权投资、成都高科集团、西安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及更早之前的深创投等机构发债募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目前有近500家市场机构计划发行超过300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

“我们注意到,参与债券发行的基本以国有创投机构为主,民营创投机构参与较少。”在应文禄看来,与国有创投企业相比,民营创投决策流程短、市场敏锐度高,能更快地响应市场变化,更愿意投资于具有高创新性和颠覆性的项目,为那些处于初创期、成长期但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企业提供资金、市场资源、战略指导等全方位支持,对促进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这一次,随着债券融资方式新政普及,将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创业投资机构等发行长期限科技创新债券,带动更多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当前创投行业正在经历历史性的定位转变”,应文禄感叹,“曾经属于小角色的创投行业,如今已升维成国家顶层设计的一部分,成为产业升级的支点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这样的变化令人期待。

附: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